文:任泽平团队
5月CPI同比上涨0.2%,前值涨0.1%;5月PPI同比下降4.6%,前值降3.6%。1 物价大降,是该全力拼经济了5月物价数据大降,PPI数据进入显著负增长区间,充分反映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前经济活动放开红利基本消退,经济结束脉冲式反弹,进入正常修复轨道,政策需要加力扩大内需。2023-2024年是复苏之年,当前经济复苏之路一波三折,拖累因素来自于:疤痕效应,资产负债表受损,主动去库存周期,房地产硬着陆风险,美欧银行业危机。企业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居民端,高杠杆率、收入下滑、青年失业率攀升、股市低迷,迫使其减少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企业端,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下滑,带来整体房地产链需求不振;叠加工业企业去库存,量价齐跌,利润持续下探。居民不愿消费,企业不愿投资,宽信用无法传导,造成“流动性陷阱”。要避免演化成“资产负债表衰退”。“资产负债表受损”是资产负债表的短时恶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正常映射;“资产负债表衰退”是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资产负债表长时间持续收缩,背后是跨越周期的社会活力减弱。当下需缓解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压力、稳楼市和扩大内需。建议出台短期刺激经济的组合拳,形成扩大内需的合力。如,货币政策降息降准,财政政策加码新老基建,支持实体企业降低负债端成本;稳楼市支持刚需改善型需求;提振消费发放消费券;对吸纳青年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徙木立信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稳外贸等。全力拼经济,救股市是好办法,就是繁荣A股,提振大A能够提振市场信心,提高居民财富效应,进而促进科技创新,既利当前,也利长远。可以考虑请机构投资者加大抄底配置比重,发挥价值投资者压舱石作用,同时配合减免税费活跃市场。中国经济潜力大,相信经过一系列务实有力的措施,一定能重拾复苏通道。具体来看,5月物价数据呈现以下特点:,CPI和核心CPI低迷,反映内需不足问题仍严重。5月CPI同比涨0.2%,较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而CPI环比降0.2%,较上月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弱于季节性。核心CPI同比涨0.6%,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0%。第二,食品继续拖累CPI,解释CPI环比降幅的60%;服务价格环比由涨转跌,反映假期后出行需求回落。食品价格环比降0.7%,拖累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主因供给端充足。服务价格环比由上月涨0.3%转为降0.1%,飞机票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均下降7.2%。第三,非食品七大类分项环比上涨的有衣着、其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分别上涨0.4%、0.2%和0.1%;其中,衣着(受换季上新带动)和医疗保健两项环比好于季节性。此外,受演唱会等演出活动增加影响,电影及演出票价格上涨0.8%。第四,猪周期下行。猪价环比降2.0%,拖累CPI 0.02个百分点,已连续7个月环比下行,近期降幅有所收窄。猪价主要是受产能高位压制,2022年10月至今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回补,截至4月,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2.6%,连续7个月正增长。第五,工业品价格降幅扩大,需求不足背景下,企业主动去库存,量价齐跌,企业利润承压。4月PPI同比降4.6%,较上月降幅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影响约为-2.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PPI环比降0.9%,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大幅下降。第六,生产资料解释PPI环比降幅的90%以上,上游降幅较大,中下游也有一定程度下降。生产资料环比降1.2%,影响PPI下降约0.8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降3.4%,原材料工业价格降1.5%,加工工业价格降0.9%。国际大宗价格下行拖累石油、化工和有色等行业;内需不足拖累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去库存拖累计算机和汽车等行业。环比上涨的是供应业,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1%。第七,当务之急是全力拼经济扩大内需。周期之轮处在“主动去库存”阶段,加速去库,量价齐跌。4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5.9%,5月制造业新订单、出厂价格PMI分别为48.3%和41.6%。三季度,PPI可能见底,配合扩内需政策发力,工业企业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对经济拖累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