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两万亿的房地产市场骤然萎缩,土地财政无法维持,各地政府开支骤然紧张。资金无法维持庞大吃财政饭人口。怎么办?这是一个问题!
家里要揭不开锅了,“开源”必不可少,也是根本,但需要时日;放眼未来,顾好当下,就必须“节流”!
谁是那个乖巧懂事、忍辱负重的“乖孩子”?
“节流”最实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孩子们一人少吃一口肉,少喝一碗汤。
于是,我们看见很多地方的年终绩效没有了,十三薪没有了,各种补贴不翼而飞。
这还不够?
孩子多了,养活不过来,那就把孩子送人!
于是听话的孩子首先要顾全大局,忍悲含泪,一步三回头,前往陌生的地方寻求生存,让兄弟姐妹活下去。
谁会是那个“懂事乖巧、顾全大局的乖孩子”?
教师啊!
是教师啊!!
就是教师啊!!!
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着崇高的品德,有着无私忍耐的坚韧品质,你不那个“乖孩子”还能是谁?
教师队伍庞大,对教师进行“减肥”,节流效果最明显!
板子为何又要落到“教师”身上?
历次精兵简政、压缩开支,几乎都可以找到教师:家里困难了,找“长子”准没错!
教师队伍最庞大,1880万!
身为“长子”,扛起重担,舍我其谁?
曾经,无数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为教育贡献半生,可最终在家里困难时,大批代课老师、民办老师不得不收拾行囊,离开教育。
曾经,家里困难时,教师群体不得不先行忍饥挨饿,欠薪、拖薪成为常态,直到困难解除。
在新时期,教师将再次成为“付出”的主角!
1.受教育人口急剧减少,教师面临结构性超编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超编严重。
许多农村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数只有十几人,三五十人,师资力量浪费严重。
值此地方财政压力大增之际,“合村并校”,缩减行政单位,缩减学校数量,精简教师,正逐渐走近。
2.教师队伍庞大,平均薪酬高,拿教师“开刀”效果最明显。
中国教师总数达到1887万,比公务员和医生的总和还要多,人均平均工资超过11万,教师一年工资总开销超过20000亿。
每年用于教育的经费,超过一半用于人员开支!
所以,拿教师“开刀”,财政支出压力的减轻效果最明显。
如何既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又降低财政压力?
编制!
利用编制稳定教师基本面,避免教育大起大落,维护教师队伍稳定性。
利用“聘任制”“员额制”等形式招聘新教师,合同制教师将大量出现,在教育系统中,通过这种“双轨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产生“鲶鱼效应”。
就这?
还不够!
据传,教师“离岗退养”很有可能会出现!
什么是“离岗退养”?
“离岗退养”是指教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教师,可以提出“离岗退养”申请。
“离岗退养”期间仍然计算工龄。
但“离岗退养”不是提前退休,不领取养老金,否则,那岂不是成了福利?
“离岗退养”是按照在岗工资一定比例领取生活费,回家养老,等待正式退休。
这个“一定比例”就很有讲究了……
所以,“离岗退养”更像是“下岗”!
对,就是“下岗”!
“下岗”期间财政为你提供一定的生活费,这样一来,财政开支减少了,压力减轻了。
那么,“离岗退养”的老师会按照怎样的比例领取工资呢?
如果领取比例偏高,那么,没几年就退休老教师可能会欢天喜地地“离岗退养”;
如果领取比例偏低,那么,这些老教师可能就要愁眉苦脸了。
考虑到财政紧张,政府要减轻财政压力,“离岗退养”的工资领取比例不会高!
否则,财政开支压力无法有效缓解,目的无法达到。
而且“离岗退养”了,你都不工作了,为什么要给你发放较高比例的工资?
所以,不要幻想“离岗退养”会成为一种福利!
那么,这些离退休没几年的老教师可以不申请“离岗退养”吗?
如果地方政府铁了心要“并校”,教师又超编严重,你觉得这些离退休没几年的老教师可以不“自愿”申请“离岗退养”?
恐怕你必须“自愿”离岗退养了!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揣测。
中与不中,你且当做一种游戏猜测——猜大小 。
结语
财政紧张情势下,短期内开源节流,“缩编清员”是度过艰难时期的不二法门。
这阵痛是无法避免的。
除了政府机构“瘦身”外,事业单位“瘦身”更是首当其冲,庞大的教师队伍决定了教师是“瘦身”的最重要的对象。
而“离岗退养”很有可能成为教师“瘦身”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