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太能花钱了!
审计署刚刚公布了2022年的“账单”,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552.14亿,支出134052.14亿,赤字多达26500亿。
13万多亿都花在哪了呢?
除了卫生健康、住房、教育、就业、交通运输以及社保、医保等民生领域外,还有很大一笔用在了“产业投资”上,例如发改委分配到的6400亿,就投向了7大领域,也“造福”了7类人群。
到底是哪7类人群享受到福利了呢?
一是合作社、种粮大户和食品加工企业老板或者负责人。
二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领域的老板。
三是主做市政安居工程的开发商。
四是提出某一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时,所覆盖的区域民众,例如雄安新区的老百姓。
五是做图书馆、爱心书屋,或者牵头具备文娱项目的组织或公司。
六是环保企业和做到减排的企业。
七是承担高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企业。
以上这7类人群和7个领域,不仅是去年“重投”的方向,也是今年聚焦的方向。
那做点啥能享受到政策红利呢?
对大部分企业和个人来说,后6项的门槛有点高,粮食和农产品领域不仅容易迈入,而且风险相对小。
如果还想在提高一点成功率,那养牛、养鱼和建冷库把,这些都是和地方再三发文支持的方向,重庆一食品企业,就拿到100顶额冷库建设补贴,买的冷藏车也每台补贴了4万。
除了建设补贴,建冷库后还能申请到什么扶持呢?参考下方文章。
为什么有钱人扎堆盖冷库,湖北老板月赚80多万,哪种冷库利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