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总量更高的省份,其财政收入也依靠经济总量位居领先地位。2023年1-5月陕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2.45亿元,同比增长10.2%,较1-4月加快3.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265.08亿元,增长9.9%;非税收入297.37亿元,增长11.4%。陕西在1-5月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税收支撑力度明显。现在我们一起盘点陕西各地的财政表现。
西安1-5月财政收入为437.01亿,增长21.6%。西安的财政收入增长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也在总量上继续领跑全省。作为西北大城市,西安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高校资源,都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之一。西安的财政收入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开始了进步。
榆林1-5月财政收入为358.82亿,增长-19.7%。榆林财政收入继续处于负增长的态势,不过降幅相比前四个月有所收窄。去年同期因为煤炭价格上涨而导致的财政收入暴增让榆林的财政总量攀升,也导致了基数拉高,导致今年煤炭价格下降后的财政收入负增长。不过作为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榆林除了煤炭行业在其余行业也在 加快增长,只有非煤产业实现发展,才能稳定住财政收入。
延安(88.57亿)和咸阳(74.95亿)两地财政收入继续成为全省财政收入的骨干力量。延安1-5月财政收入增长仅有5.2%,而咸阳则达到30.4%。延安增速放缓也与榆林一样,均是去年同期财政收入表现出色的原因。而咸阳去年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所以在今年开始了快速回升。渭南1-5月财政收入为61.33亿,增长57.8%,增速位居全省。
宝鸡(47.24亿)和汉中(26.67亿)两地财政收入位居全省中游,但是两地财政总量差距较大。在增速方面宝鸡达到16.9%,而汉中则仅有7.2%,汉中的表现让其和全省主要城市差距越来越大。
安康(17.11亿)、商洛(12.71亿)、铜川(11.43亿)三地财政收入1-5月均在10亿级别。其中商洛增长达到32.7%,表现位居全省前三甲,而铜川的财政收入依然处于负增长态势,4.3%的降幅虽然相比前四个月有所收窄,但是这个表现很明显不理想。铜川作为全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经济的表现承受较大的压力。
陕西各地在1-5月依然表现稳定,当然榆林等地财政收入依然处于恢复之中。陕西各地应该继续围绕西安加快产业的升级,尤其是关中平原的几座城市,更应该承担起全省带动发展的重担。在借助能源行业促进发展的同时,也要提升非能源产业的占比。对于陕西各地在1-5月的表现,你怎么看?